半岛综合体育海运即国运
半岛综合体育2019年5月7日,中国远洋海运集团与上海交通大学在上海交大徐汇校区文治堂联合举办“领导干部上讲台”国企公开课上海交通大学专场报告会。
中远海运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许立荣作主题报告,上海交大党委书记姜斯宪致辞并主持报告会。中远海运集团董事、党组副书记孙家康,上海交大党委常委、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昊出席报告会。
在当日的报告会上,许立荣以“海运即国运”为主题,以贯彻落实习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为主线,聚焦习在上海考察时关于“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放眼世界航运史和新中国海运发展历程,结合中远海运70年成长发展历程、改革重组经验和全球化实践,深刻阐述了海运业的战略地位、战略担当及航海精神特质。
非常高兴来到上海交通大学和大家交流。今天站在这个讲台上,我首先想到上海交大校训中的前四个字:”饮水思源”。中国有两所重要的航海院校,上海海事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这两所大学的源头是上海吴淞商船学校,而吴淞商船的源头也是上海交大的源头.吴淞商船学校的重要创始人唐文治,是上海交大历史上一位非常著名的校长,他的家国情怀感动并激励着一代代后人。应该说,100年前,上海交大的源头也是中国航海人的源头,是中国航海史的重要篇章。
“饮水思源”,近代中国海运享业的丰碑上永远铭刻着上海交大先辈的思想和汗水。世界海运历经数千年,其中风云变幻、潮起潮落、沧海桑田。徐福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见证了中国古代航海事业的辉煌;迪亚士发现好望角、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见证了西方航海文明。人类的海运业在无数伟大航海家的探索下,在一系列大航海活动的推动下,实现了今天的百舸争流、全球纵横。
海运即国运。2018年11月,习在上海考察时指出,“经济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深刻阐明了海运与经济、海运与国家战略的关系,为我国未来海运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2月3日,在访问巴拿马期间,专门视察了巴拿马运河新船闸,听取了集团有关情况汇报,同“中远海运玫瑰”轮船船长通话,对船员给予亲切慰问,对海运事业发展提出殷切期望,并祝愿我们“一帆风顺”。这对中远海运全体干部职工是莫大的鼓舞,让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中,更加深刻认识到初心的崇高、使命的光荣,担当的意义。
中远海运集团是新中国航运事业的开创者,参与了中国航运70年从近海到远洋,从追随到领跑的历史进程,亲历了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波澜壮阔的伟大变革。令天,我想就贯彻落实习重要指示,就“海运强国”这一话题,结合中远海运的具体实践.和大家交流五个方面的内容。
强国的路径有多条,但通过一个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国家地位的提刀,这在世界产业经济中是少见的,海运业就具有这样的特点.一些国家通过海运业的繁荣,进而直接带动国家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比如15世纪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等欧洲强国都体现了这个规律。这表明海运业是一个独特的行业,其他产业都难以复制这一功能。
古罗马著名政治家西塞罗说过: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海运业充分印证了这句话,海运与大国崛起的进程有着紧密联系.与其他产业相比,海运是强国背后难以复制的动力因素.这一规律千百年来未曾改变。
文明诞生之初,地中海通过海运成为文明摇篮。公元前l000年之前.地中海东岸的腓尼基人就凭借出色的航海技术控制了地中海地区,古希腊人通过帆船和发达的航海技术,将文明散播到整个地中海沿岸,使之成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15世纪末开始的大航海时代,欧洲三国通过发展海运成为三强。葡萄牙首先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先进的航海技术,先于欧洲其他国家大规模开展了海运贸易.西班牙则凭借赫赫有名的“无敌舰队”,成为一代强国;荷兰则凭借良好的商业信誉和精湛的造船技术,享有“海上马车夫”的美名,美国纽约最初的名字是“新阿姆斯特丹”,可见荷兰海运对全球的深远影响。
近代的英国,通过海运成为“日不落”帝国。英国在与西班牙的海战中获得关键胜利,伦敦船东和保险经纪人集会的咖啡馆发展为伦敦交易所,伦敦随之成为新的国际航运中心,并制定了诸多沿用至今的贸易规则,电使其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确定了“日不落”帝国的地位,主导世界格局两三百年。
现代的美国、日本、韩国等国,通过强化海控力争强国地位。除了美国通过最强大的海运控制海权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快速崛起,都离不开海运的发展。比如新加坡作为全球航运中心之一,也曾是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韩国除了拥有韩进海运、现代商船等世界领先的航运企业外,造船业也是支柱产业,日本的海运业则在其战后快速崛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船舶总运力仍排名世界第三位。
中国的海运业起源于唐,兴盛于明。在经历了古代海运的发展和繁荣之后,于晚清时期开始衰败。
盛唐时期,广州成为中国的第一大港、世界著名的东方港市.明代是我国海运发展的顶峰,郑和七下西洋,航行距离、规模和技术均遥遥领先;明朝的大部分时间里,中国的综合国力和总人口都排名世界第一。而明朝和清朝的海禁,令我国航海业落后于西方,国力也快速衰落。
从1840年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109年间。中国遭受了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东西方列强控制了中国的各个对外通商口岸,掠夺了中国沿海和内河的航行权。外国资本经营的二十几家轮船公司,垄断着中国的沿海运输和远洋运输业务。中国航运业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逐渐衰败。
近代的仁人志士都把振兴民族航运作为梦想追求。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的洋务运动代表人盛宜怀认为“商业振兴,必借航业,航业发达,端赖人才”,于是在南洋公学增设航政科,办航海一班,后于1912年独立成为吴淞商船学院。孙中山认为“自世界大势变迁.国力之盛衰强弱,常在海而不在陆,其海上权力优胜者,其国力常占优胜”。并在《建国方略》中对发展航运和海港做了专门论述。但这些梦想在旧中国都没有实现。新中国成立后,随着解放战争胜利的步伐,在、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自关怀下,中国航运事业在一穷二白中开始新的拓荒。
中远、中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伴随新中国的成长而长大,从孤舟远征,到百舸争流,历经风雨征程,不断改革发展。其中有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949年9月“海辽轮”起义,回到祖国怀抱;1950年4月国营轮船总公司在上海成立.统一经营全国国营轮船运输业务;1951年,新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公司中波公司成立;1961年,“光华轮”首航标志着中国远洋船队诞生;1978年,“平乡城轮”启航澳大利亚,中国第一艘集装箱货轮远航;1988年,中远在英国成立首家海外独资公司;1993年中远新加坡投资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是第一家进人海外资本市场的国企;1995年,国家取消海运指令性计划;1997年,中海集团成立;2001年,中国人世,全球和中国海运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2016年2月18日,中远中海整合重组成为全球最大海运公司;等等。中国航运产业的这些发展历程,就是改革开放的过程,也是客户、市场、业务、竞争等要素融人国际市场的过程。正是在与国际强者的同台竞争中,我们熟悉了国际规则、深化了全球思维、学到了先进管理,经过4O多年的努力,中国航运业顽强的发展壮大了。
目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航运大国:年造船产能达到6000万载重吨,全球第一;海运量世界占比达到26%.全球第一;注册运力1.8亿载重吨,全球第二;全球前20大货物吞吐量的港目,中国占14个;全球前十大集装箱港口,中国占7个;全球最大的航运公司在中国,运力超过1亿载重吨,占国内总运力的56%,就是中远海运集团。
尽管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国际政治、军事斗争依然十分激烈,局部动荡频繁发生,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网络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愈加突出,恐怖活动更给当今世界增添了不安定因素。一旦发生以上这些重大安全事件,特殊情况下,只能依靠自己国家的船队。如索马里半岛综合体育、所罗门、利比亚动乱中的撤侨任务、海上紧急救援以及我国能源进口运输等,我们都是责无旁贷、勇担先锋。
另外还有海盗袭击,全球海域中,海盗活动主要集中在三大区域,包括:印度洋西部海域、西非几内亚湾水域、东南亚海域的菲律宾南部。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全球发生海盗袭击骚扰事件报告204起。近几年,中远海运集团每年都有2000艘次左右船舶航行于印度洋亚丁湾、西非几内亚湾、菲律宾南部等海盗活动高风险海域。2008年到现在,集团遭海盗袭击、袭扰船舶91艘次。当然,我们为了防海盗,也采取了很多措施,譬如研发了传送报警平台,设置船舶安全舱、加装安全防护,加人海军护航编队、聘请武装护航等。
“强国”的基础是经济.经济的增长离不开贸易,而贸易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海运。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海运作为全球贸易最主要的载体,它的地位和角色始终没有变,至今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除此之外,海运与其他经济要素的关联也是非常高的,包括与市场、与消费、与竞争、与技术、与国际化等,都是密切关联、相辅相成,体现了海运对经济拉动的不可或缺性。以下做几点具体分析;
贸易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人口增长等因素正相关。据联合国贸易发展促进会统计,按重量计算,海运贸易量占全球贸易总量的70%以上;按商品价值计,则占贸易额的7()%以卜。2018年全球海运货物贸易量约120亿吨,其中于散货占44%,石油占27%,集装箱货占16%,三大货类合计占87%。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航运在全球贸易中的不可替代。再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伏贸易为例,海运在进日中占比61%,在出口中占比74%,充分体现了航运在区域贸易中的不可替代。之所以能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载体,主要是因为海运业有几个不可替代,:
一是成本优势不可替代。在目前所有的国际贸易方式中,海运一直以来都是最经济的运输方式。根据船舶经纪克拉克森估算,2016年,平均只需支付1美元可以将1吨货物在海上运输110英里。有数据显示,从10吨/公里的运输成本来看,海运是公路运输的l/26,是航空运愉的1/95。
二是网络优势不可替代。海运的全球网络化布局具有铁路、公路等不可比拟的优势。以网络化特征最为明显的集装箱班轮为例,目前全球仅班轮航线多条,东西航线、南北航线和区域内航线纵横交错,覆盖广泛,形成了密集高效的市场网络,而且这个网络是全球化的,是陆海连通的。
三是适货性不可替代。海运主要靠船舶,船舶和飞机,汽车、火车不是一个重量级的,所谓“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海运几乎可以运输所有种类、所有形态的商品:标准化的集装箱;煤炭、铁矿石、粮食等干散货;石油、LNG等液体散货;更有超大、超重的特种件,比如大型发电设备、高铁机车、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譬如法国空客的大飞机大部件,是我们拉回来再组装的,我们是空客公司的唯一承运方。再譬如去年首届进博会的最大展品龙门铣,重达200吨,是我们从德国运来的。另外还有冷藏集装箱.可以长距离运输生鲜产品等。海运的这些特点打破了其他运输方式在尺寸、重量、适货性等方面的局限,也体现了在贸易中的不可替代性。
四是与贸易的关联度不可替代。贸易领域的任何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海运,反过来也一样.以中美贸易摩擦的一组数据为例:单从中美贸易量来看.如果2000亿美元商品税率保持IO%、500亿美元商品保持25%,海运贸易量将减少3300万吨,如果2000亿美元商品税率加到25%、500亿美元商品保持25%,海运贸易量将减少4600万吨。如果2000亿美元商品税率加到25%、500亿美元商品保持25%,2670亿美元商品税率10%,减少的海运贸易量为5200万吨半岛综合体育。
海运业始终处于国际市场的前沿,是国际经济走向的“晴雨表”。海运业内有一个非常知名的指数,称为“BDI(波罗的海运价指数)。通过这个指数观察经济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尤其是对国际市场的判断。从2008年金融危机至今,BDI指数从顶峰跌到低谷,体现出明显的繁荣和萧条周期,而这与全球经济的周期有着惊人的一致。海运市场中供给侧和需求侧一直在演变,导致了海运业的周期性。从高峰到低谷算一个周期,平均7年一个周期。从全球化带来经贸结构变化推动海运市场的2003年至今,海运业竞争经历了高位期、转换期、常态期三个阶段。2003-2010年是高位期,市场起伏大半岛综合体育、资本热、盈利高,全球主要海运企业业绩表现良好;2011-2015年是转换期,受金融危机、国际油价等影响,市场持续低迷,出现行业性亏损;2016年进人常态期,国际海运市场开始寻找新的动力和增长方向。这个轨迹与全球市场的走势有着高度的一致性。
我给大家随机找了一组运价指数的数据,可以直观地发现海运周期性的波动幅度:
* BDI(波罗的海于散货指数):历史最高——2008年5月20日11793点;最低——2016年2月10日290点.
*WS(原油运费指数):历史最高——2004年11月lO日343点,最低——2009年5月12日25点.
*CCFI(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历史最高——2012年5月18日1336点,最低——2015年12月11日713点。
*SCFI(上海出口集装精运价指数):历史最高——2010年了月2口1583点,最低——2015年12月20日484点。
通过这些指数的变化,也可以预判全球经济:比如过去10年,油品运输年均1.9%的增速,反映了美国页岩油革命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集装箱货量44%的增速,则表明经济全球化、产业链全球化,仍是大势所趋。2001-2006年,中国均GDP低于6000美元,中国海运进口量的增幅为5亿吨.而在2007-2012年,人均GDP突破6000美元,海运进口量的增速翻了一番,增长了10亿吨。2012 -2018年,中国人均GDP从6337美元增至9900美元,海运进口量则从18.3亿吨再增长了6.3亿吨,达到了24.6亿吨。因此,不管是从运价,还是从运量的角度来看,海运都与全球经济和产业的增长有很强的相关性。
海运业的性质决定了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完全开放、充分竞争的市场。我国的海运业开放时间早、开放程度高。国际上十多家经营全球航线班轮公司,十大干散货船东等长期占据市场主导权。2018年全球集装箱船总运力为2081万TEU,12大班轮公司合计运力份额达86.8%;全球干散货船运力总计8.17亿载重吨,十大船东运力占比为15.7%;全球油轮运力总计5.46亿载重吨,十大船东运力占比为24.3%。
海运业天生具有“全球化”属性,海运业依海发展,因海而兴,航线连接五大洲四大洋。
海运市场全球化:国际产业转移已经演进为产业链条,产品工序的分解和全球化配置,对低成本的追求是跨国公司进行全球产业要素配置的动力。航运业由于拥有运量大、运距长、运费低廉、节能环保等优点,是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重要产业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海运客户全球化:如在航运业务方面,目前全球国家中,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西欧等国为世界煤炭的进口主休。原油进口大国主要集中在美国、欧洲、日本、中国和印度。全球谷物海运主要以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主,种植地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根廷、巴西和中国,占据着全区谷物交易市场中近60%的市场份额。
海运雇员全球化:海运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就要成为国际化程度高的全球公司。目前,中远海运集团境外员工总数近2万人,其中外籍员工比例达到97%。
海运管理全球化:中远海运集团在海外有10大区域公司,1050家企业。实施跨文化管理,在异域文化环境中做到资本相容、智力相容、文化相容,把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员工凝聚起来,共同实施企业经营战略。
总体来看,海运业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产业,有人非常形象地用八个“大”概括了海运业的特点:大起大落,大风大浪、大进大出,大喜大悲。同时,它和经济的关系也十分特殊,不仅自身发挥拉动经济的巨大作用,而且与多个经济要素关联度高、组合作用大,所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经济要素。
海运对强国有着重大意义,但中国目前还只是海运大国,要想成为海运强国,就耍首先做强中国的海运企业,最佳的路径就是深化改革。结合中远海运集团改革重组的实践体会和取得的实际成效,汇报一些相关情况。
2016年2月18日,原中远集团与原中海集团重组,在上海成立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集团深人贯彻习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思想,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持续深化改革重组,大力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了规模与效益、改革与发展同步增长,成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综合航运企业。
集团以建设海运强国战略为指引,制定了涵盖航运、物流、航运金融、装备制造、航运服务,社会化产业和基于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相关业务的“6+1”产业集群发展战略,优先发展集装箱运输、港口、综合物流、航运金融产业,持续做大做优做强航运主业,不断提升全球竞争力。
我们以深化国企改革“1+N”系列文件为指导,坚持“一个团队,一个文化、一个目标、一个梦想”的“四个一”理念,按照“6+l产业集群战略,不断推进“深改”“快改”,先后完成总部、集运、航运金融、能源运输、散运、码头、物流,重工、海外区域公司及海外网络、中远海控、船员和船舶管理体制、财务公司,信息资源等19个重点领域的重组整合。在推进改革重组的同时,我们不断推进机制体制创新。重点抓好董事会建设、混合所有制改革、股权激励机制改革和市场化经营机制改革,进一步释放了改革红利,提升了改革效益,焕发了改革活力。
重组三年来,集团坚持深改快改,先后完成了19个核心业务板块的重组整合,资产交易规模最大、涉及上市公司最多、复杂程度最高。集团目前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综合航运企业和全球最大的码头运营商,航线多个港口。其体来看:
——在规模增长方面,集团成立以来收人实现连续增长.集团总资产三年来增长了45.5%。
——在盈利能力方面,集团平均利润率商于国际同行业水平,连续获得央企业绩考核A级。自2019年以来,集团生产经营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
——在抗周期性方面.集团非周期性资产占比、非周期性资产实现利润占比均过半,确保了集团国际化经营稳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公司方面,集团境外资产、境外收人、境外利润占比均过半,已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综合性航运企业。在2018年最新公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名中,中远海运集团位居335位,较2017年上升31位,在福布斯全球最受信赖公司2000强榜单中排名104位,成为全球唯一上榜的航运企业,在中国大陆最值得信赖企业中排名第一。2018年,全球知名海运咨询机构——英国海贸(Seatrade)专门将“全球最佳表现者”大奖颁给了中远海运集团。
中远海运集团的改革重组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目前,传统的欧美主导全球海运的格局正在打破,我们除了业务量占据绝对优势之外,从业界的影响力来看,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客户主动与我们合作,体现了市场影响力、体现了改革成效。
东方海外由香港船王董浩云创立,是世界排名第七的集装箱块轮公司,2017年东方海外船队规模为102艘,集装箱运愉及物流业务总载货最630万标准箱,航线覆盖亚洲,欧洲、北美、地中海、印度次大陆、中东及澳洲等地。2018年7月24日,中远海运完成对东方海外的收购工作。随着航运业规模化经营成为大势所趋,中远海运集团收购东方海外后,使我们的集装箱船队规模达到近300万标准箱。迅速进人全球班轮行业第一梯队,成为全球第三大班轮公司。
这次收购,我们是联合上港集团、丝路基金、国投、和记黄埔共同来完成,为了充分体现收购实效,我们提出“六个保留”的承诺:保留东方海外独立品牌经营,保留东方海外上市公司地位、保留东方海外总部在香港运营、保留东方海外治理结构和管理制度、保留东方海外管理团队和全球服务网络、保留东方海外薪酬福利体系。东方海外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实现了“客户不流失,货量不下降,份额不降低”的目标。收购完成后,东方海外和中远海运集运共同推动“全球化”“端到端”“数字化”“双品牌”四大战略,不断放大协同效应。
如果说贸易与投资是“一带一路”上流淌的血液,那么承担了全球90%贸易量的海运网络就是动脉和毛细血管。所以,作为推动“-带一路”落地最成熟的产业力量半岛综合体育,海运应当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同时,“一带一路”也是海运业自身发展的难得机遇、最大机遇。结合中远海运的做法简要汇报如下:
2016年,中远海运牵头成立全球最大班轮联盟——“海洋联盟”,为“一带一路”提供优质服务。持续放大经营能力,近两年在新兴市场运力投放增长50%。在“一带一路”沿线布局集装箱班轮航线和油品、干散货海运量每年均大幅增长。
另外,中远海运是全球唯一一家运营南北极航线的航运企业,成为“冰上丝绸之路”的先行者。特别是北极东北航道,已经实现常态化、规模化运营,比经苏伊士运河传统航线天航程。
加强“一带一路”沿线网络布局.闹绕欧洲,地中海、南美、中美洲及非洲等新兴市场重要节点开辟延伸服务,2016-2018年东南亚、印度、欧洲、拉美、非洲区域市场货量取得大幅增长。以码头为核心积极打造“一带一路”支点,目前,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港口与码头18个,遍及亚洲、东南亚、欧洲、南美和非洲。
其中,希腊比雷埃夫斯港已成为“中希两国合作的典范”,吞吐量由接管之初的68.5万标准箱增长到500万标准箱,经营由亏损转为年盈利7000万欧元,为当地直接创造工作岗位2600个,间接创造岗位8000多个,直接经济贞献7亿欧元。据希腊知名智库“经济与工业研究所”报告分析,到2025年,比港项目将为希腊财政增收4.747亿欧元,创造3.1万个就业岗位,提高希腊GDP 0.8个百分点,希腊物流的产值有望从2015年的4亿欧元增加到2025年的25亿欧元。
2018年12月,集团控股90%的阿布扎比哈里发码头正式开港。2019年l月l日,集团在新加坡原有三个码头泊位的基础上,新增两个大型泊位正式启用,成为中新两国合作投资的最大项目。
2019年l月.集团在南美投资的首个控股港口——秘鲁钱凯码头项目完成签约。该项目是绿地项目,填补了集团在南美地区港口投资的空白。
(三)积极参与建设国际新通道,提升“一带一路”全程供应链服务,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
加大了对亚欧海铁联运,亚欧国际班列业务的投人,先后开通了渝深班列、蓉深班列、连云港-哈萨克斯坦-欧洲班列等,支持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建设,增加以广西钦州港为始发港或经停港的远洋航线,助推内陆沿边地区成为开放前沿;深入中东欧腹地开辟物流新通道,以希腊比雷埃夫斯港为枢纽港开辟中欧陆海快线年中欧陆海快线家,覆盖面扩大到9个国家1500个网点的7100万人口。
我们还主动整合航运物流上下游产业链,收购新加坡最大物流公司-高异控股,投资哈萨克斯坦霍尔果斯东门无水港、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集装箱拆装箱场站等重大物流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效果。
体会和思考很多,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义利并举,实现共享共赢。概括一下,体现为三个字:
一是“义”字。习针对“一带一路”建设,提出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以义为先,义利井举”。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我们以“义”字主导价值观,见利要思义,不义则不为。尽管财务上的回报依然是我们最主要的一个依据,但是一个企业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成为我们投资的愿望。
二是“惠”字。“惠”字,强调的是仁爱,强调的是给他人带来好处。我们中国企业走出去,必须要讲求长期稳定发展,不能搞短期行为,要真正参与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中,增强东道国的“造血”功能,实现企业与东道国可持续的共赢目标,惠及当地、惠及社会、惠及人类。
三是“多”字。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当然不是单赢,不是我赢你输,不是零和游戏,所以必须突出一个“多’字,实现多赢.这个“多”字还有一个空间概念,就是说,“多赢”不是一个“点”赢,而是一条“链”赢,是一个“面”赢。在“多赢”理念推动下,我们对于“一带一路”沿线资源,就要讲求协同效应,避免分散、孤立的业务布局,力求连点成线,排线成面。
习主席在4月26日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讲话传递了很多重要思想,提出了开放、绿色、廉洁三大理念和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三大目标,这些都是我们在“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如何推进、提升发展水平的重要指导思想。
古老的海运业留下永恒的航海文化,数千年来,虽风云变幻但历久弥新,虽跌宕起伏但经久不衰,闪耀着强国的底色,蕴含着奋斗的豪情。同学们身处如潮如歌的新时代半岛综合体育,在努力奔跑追梦的征程中,每个人都应该有一点航海精神。我今天从博大的海运文化中分享几个对大家有益的,也是体会最深的情神特质,与大家共勉。
和上海交大“爱国荣校”的理念一样,中远海运是一家爱国基因浓厚的中央企业。我们的船舶航行在五湖四海,但身后是强大的祖国后盾,我们的海员有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一代代航海先辈不忘初心、不辱使命,缔造了“大国船队”,捍卫了“浮动国土”,更树立了家国天下的精神丰碑。
在座的同学可以说是天之骄子、国之栋梁,是奋斗“中国梦”的中流砒柱,希望同学们像海员一样把好人生之舵,把握好人生的方向,坚定理想信念,永葆爱国情怀,以后无论走多远,都把个人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努力报效国家,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定好锚,我们的船舶才能在风浪中岿然不动。无论是航海.还是其他任何行业,脚踏实地是最基本的素质和要求。我18岁开始做船员,27岁担任船长,在茫茫大海上航行了17年。航海的专业要求和海上的枯燥封闭甚至艰难险阻,让海员比常人多了一份坚守和执着,我们经常仰望星空,更多的是脚踏实地。有了这份严谨、务实、专注和坚守,才能忠于职守、临危不惧,永远坚定目标,永远坚守责任,永不迷失方向。
希望大家能够从航海人的职业坚守中得到一些启发,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少一分浮躁,多一分认真,少一点好高鹜远,多点脚纳实地:少一些急于求成的焦虑,多一些久久为功的坚持,日积月累、厚积薄发,不负人生韶华,不负时代使命。
航海,是探险者和勇敢者的职业.海员和船舶永远航行在海上,海上的艰辛是不可预测的,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样的危险在前面等着我们,就像我们的人生一样,未来一切都是未知的。但我们的海员从来没有止步和退却,而是像船帆一样,永远都保持着探索和前进的无穷动力。航海探险的成功常常是科学思维的成功,是创新精神的成功。
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需要我们一代代青年人去探索未知,需要我们上海交大的萃萃学子,历练勇敢的品格,砥砺创新的动力,像一名水手一样,不畏惊涛骇浪,不惧狂风骤雨,在探索未知中不断成长,在征服风浪中历练成才。
船帕的缆绳由无数的丝线拧在一起,这样才具备了能够带动万吨巨轮的力量。中远海运的企业精神是“同舟共济”,凝聚、合作的精神是我们的共识。同舟共济是航海精神的重要元素,海员生活在同一艘船上,完成的是同一项任务,目标一致、命运与共,船出了事,一个都跑不掉。如果各行其是,那将是一场灾难。我曾经和同事举石墨和钻石的例子,石墨和钻石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由于两者的碳原子排列不同,结构不同,结果是一个变成石墨,一个变成钻石。我们作为社会的个体来说,也是如此,需要以大局为重、以团队为荣,以合作为赢、以和谐为贵,同舟共济,众志成城,这样我们就会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同学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生产分工、社会分工、国际分工更细的时代。团队合作精伸在学习、科研、工作中不可或缺。独行快、众行远。希望同学们乐于合作、善于合作,在合作中“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激励,让个人的力量倍增,携起手来在新时代追梦圆梦,实现人生价值。
同学们,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海运事业发展70周年,刚才,我从海运业的角度和大家分享了一些个人思考和心得体会。总的来说,海运是连通全球的重要纽带和桥梁,承载着全球贸易.创造着全球价值,传递着全球文明。希望同学们增加对海运事业的了解,用航海精神激励自己努力前行。2019年,我在我们集团提出三个“跑赢”:跑赢市场、跑赢变革、跑豪时代,在这里,我也送给大家三个‘跑赢”:跑赢青春、跑赢当下、跑赢未来,做青春的奋斗者,做时代的追梦人!